
香港家長習慣買玩具給子女,但有沒有想過如何挑選玩具?設計師爸爸Kenneth最近透過新書《Toy教-玩具設計師爸爸的玩具育兒大法》,與家長分享玩具在小朋友成長中的作用是甚麼,父母在當中應該扮演甚麼角色。
Kenneth在設計行業打滾20年,笑謂自己已有職業病,不但會謹慎選玩具,更不會隨便買玩具。日常生活中,他對子女的獎勵並不是玩具,而是出去露營、運動,更看重如何好好陪伴小朋友。他在其新作中,以玩具設計師及爸爸角度出發,分享5大範疇︰究竟玩具是甚麼、咁多玩具點樣揀、玩具教仔好幫手、玩錯玩具大件事、玩具常識知多啲。全面剖析市場上的玩具,讓父母認清每件玩具的特點,從而「識得揀」,亦令兒女可以「玩得開心」。
反問為何買
Kenneth育有兩名子女,談起設計和育兒同會滔滔不絕,他笑謂一對仔女逛玩具店當然也會很想買玩具,但他並不會馬上就範,反而常常爭取機會跟他們分析,這副玩具的優點和缺點,並反問他們為何想買?是否肯定它是優質玩具及有沒有其他選擇?
「最後更會教他們好好格一下價,看是否值得!討論過程可以教到他們事事要推敲,有時小朋友是見到人有我要有,或者當時這玩具很時興,但只要想一想那是否真的有需要,便會冷靜。但我也不是一味Say no的爸爸,只是希望他們學會分析。」他說。
最愛玩積木
他謂兩兄妺同樣喜歡樂高,哥哥尤其喜歡忍者造型樂高,妹妹則有自己喜歡的公仔,二人有時會用幾個人偶玩故事對答,或用積木搭情景,他笑言這是很益智的遊戲。「好的玩具要有延展性,例如積木便屬於這類,此外好玩具應要帶出互動,有一類玩具只吸引兒童定睛看,並不需要跟它互動,那只是擺設,不是玩具。」
近年有家長愛買木玩具,他強調也要考究木的來源。「例如木經過甚麼加工,拼合時用甚麼膠水或怎上油……以我經驗仍要選大品牌較好,因玩得開心之前,一定要安全第一。」
相信戲有益
有人說戲無益,Kenneth笑謂跟太太想法一致,視遊戲乃最自然的教育方式。「例如我是視覺型學習者,用眼觀察東西我會學得最好,將心比已我也代入小朋友的學習,應該加入不同的五感趣味。例如他們年幼時學看時鐘,是分不到時針和分針關係,故我用一個無數字標示的真時鐘,在外面畫上圓環及填上數字,去教他們觀察和分別。」
孩子也會要求有手機、電子遊戲機,但Kenneth早已看到電子遊戲威力太大,足以令小朋友足不出戶。「只要一機在手,全天候下載遊戲,要鼓勵他們再嘗試其他新事,只會難上加難,我不想用電子遊戲代替自己,我不想他們童年是如此。除嚴禁子女接觸電玩,一星期有4天我們也不會開電視。」
建Toys Daddy臉書 辦工作坊
Kenneth現成立了名為Toys Daddy玩具爸爸臉書號,定期分享選玩具心得,並不定期舉辦DIY玩具工作坊,為家長和孩子建立一個愉快的親子空間;他謂還記得某次工作坊中小孩子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回頭對爸爸說︰「睇下我幾叻!」當時爸爸和孩子的那個笑臉,他至今依然記得。
「玩具帶來樂趣,原來揀玩具的時候都可以很好玩!和孩子們一起揀玩具的時候,可以更加認識孩子們的需要和他們的性情。」他說。
撰文︰胡麗珊
編輯︰余運慶
美術︰梁政敏
攝影︰林宇翔
July 24, 2020 at 02:45AM
https://ift.tt/3hyP2h1
玩具設計師爸爸分享嚴選玩具開拓孩子思考空間- 晴報- 親子/教育- 親子 - 晴報 Sky Post
https://ift.tt/3fAK3eV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